选调札记:在泥土与屏幕间 读懂乡村振兴的温度
2025-10-21 16:31:5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蔡家岗镇 | 编辑:赵诗雅 | 作者:王谦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238

作为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镇坛坪村党总支书记助理,我怀揣“把论文写在田野上”的初心来到基层。一个月时间,“乡村振兴”这个宏大的词汇,在我眼前被村委会深夜的灯光、直播间沙哑的吆喝、化肥袋上的笔迹和医保账本里的细账,拆解成一个个具体而温暖的日常。       

直播间里的“赔本买卖”,藏着产业振兴的诚意。每晚七点,坛坪村的直播间准时开播。村支书带着两委成员当起“主播”,桌上摆满乡亲们送来的黄桃、油茶、土鸡蛋。我曾以为这只是场“热闹”,直到看见张奶奶因芋头卖光而眼眶湿润,才明白这场直播的分量。起步艰难是真实的:观众寥寥,运费甚至高过货价。书记笑称是“赔本赚吆喝”,转身却对我们说:“乡亲们信我们,贴钱也不能让他们失望。”我忽然懂得,振兴的第一步,是让每一份辛勤的收获,都能被看见、被珍惜。

化肥袋上的“手写说明”,写下为民服务的细心。周一的清晨,村委会在分发化肥。张奶奶不识字,对着化肥袋发愁。村干部立刻蹲下,一边分装一边叮嘱:“尿素长叶子,一亩撒20斤,复合肥埋根旁,别挨苗。”说完,他拿起马克笔,在袋子上重重写下“尿素:20斤/亩”,又连说三遍,直到奶奶点头。那一刻我理解了书记的话:“基层工作,就是把大事做细,小事做实。”一袋化肥,一次耐心的讲解,撑起的是农民一季的希望。

医保账本里的“明白账”,算出民生保障的安心。医保收缴期,我们带着“算账法”走进每家每户。面对“身体好,不用交”的顾虑,我们不催缴,而是蹲在门口,拿出一张纸细细算账:“您看,平时看病报一半,万一住院,门槛费低一半,大病还能二次报销。”一笔笔算下来,原先犹豫的乡亲们,最终都在登记表上按下了手印。我由此明白,民生工作不是硬推任务,而是帮群众算清这笔“长远账”,让他们真正感到安心——这是“生活美”最坚实的底色。         一个月很短,难题却具体而真实:直播的流量焦虑、高昂的物流成本、医保推进中的不理解。但正是这些,让我看清了乡村振兴的真实模样——它不在文件里,而在村支书每晚准时的开播里,在干部蹲地讲解的耐心裏,在群众从怀疑到信任的转变中。       作为选调生,我愿跟着这些扎根泥土的人,从每一袋化肥、每一场直播、每一笔账目做起。因为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,正藏在每一个“接地气”的日常里,生长在泥土萌发的希望中。

责编:赵诗雅

一审:胡蔓

二审:刘宏远

三审:陈世杨 姚军

来源:蔡家岗镇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鼎城新闻
最新资讯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